10月24日,为期2天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在南京圆满收官。本次赛事由省生态环境厅、省级机关工委、省总工会共同举办,省环境监测中心承办、南京工业大学协办,经过层层选拔,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领域32支代表队、128名专业技术人员齐聚赛场,围绕四大类项目展开激烈角逐。

技能竞赛开幕式

技能竞赛理论考试
作为2025年全省“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引领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竞赛是江苏持续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关键举措。赛事以“夯实基础、贴合实战、创新赋能”为导向,科学设置实验分析、应急监测、污染源监测、遥感遥测四大赛项,有效检验和提升基层生态环境监测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在服务管理需求方面,赛事精准对接生态环境管理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监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等核心任务设置赛项,引导监测人员将工作重心聚焦于生态环境管理核心需求。应急监测赛道上,选手需在模拟的突发污染场景中完成“快速、精准、可溯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和定量分析,体现了基层监测人员的实战状态。

应急监测赛项比赛场景

应急监测赛项——选手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快速测定
聚焦基层能力是赛事的另一重点。竞赛聚焦区县基层监测机构主责主业,通过普及性强、贴近日常工作的实验分析与污染物监测项目,检验基层机构规范化建设成效。来自某县监测站的参赛选手表示:“赛题几乎就是日常工作的‘升级版’,既是考核也是一次系统复盘。”

实验分析赛项——水中氟化物测定

遥感遥测赛项——挥发性有机物泄露检查
最引人瞩目的是智慧监测技术的创新应用。本次赛事首创将AI知识库应用、红外遥测、遥感解译纳入竞赛内容,选手需通过数智化工具在自行监测质量核查、污染物泄漏远程遥测、生态破坏线索遥感识别等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比拼。组委会介绍,这一设置旨在引导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监测技术水平。

污染源监测赛项

污染源自行监测知识库AI系统界面

遥感遥测赛项——遥感影像解译
为保障赛事筹备顺利开展,省环境监测中心与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骨干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员先锋本色融入每一项保障任务,高效响应、务实行动。为保障竞赛活动公平公正,承办方创新采用自研在线竞赛系统,实现从场地抽签、理论考试阅卷到AI知识库比拼全流程线上运行。裁判组严格依据《2025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评分—复核—监督”三重机制确保结果公信力,目前获奖名单已在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公示。
本次竞赛既是技术比拼的赛场,更是人才培养的平台。下一步将以竞赛为契机,推动基层监测能力与数智化新技术深度融合,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