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县区信息
盱眙:三链驱动 描绘大运河畔“绿富美”新图景
时间:2025-04-16   来源: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春日里,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畔碧波荡漾,大运河百里画廊官滩段花草繁茂、绿意葱茏。作为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文旅消费示范区”创建的重要节点,盱眙县官滩镇创新构建马浪岗“生态修复链、文化价值链、产业融合链”三链协同发展体系,打造戚洼村马浪岗文旅融合发展新场景,开辟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多维联动守护,筑牢绿底生态支撑链

   官滩镇创新构建“网格化+责任制”生态治理体系,多部门联合联动,配备生态督查员10名、环保志愿者18人,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核查”三级验收模式,对秸秆禁烧、非法捕捞、违法放牧等活动进行督查,施行“督查交办+问题整改”模式,实现约15.2公里运河岸线有效监管。截至目前,已张贴宣传横幅10余条,设立警示牌20个,并实施精准打击违法违规事件17起,沿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活水润泽,深挖历史文化赋新链

   依托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官滩镇组建文史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乡村创客“三师联动”团队,系统梳理马浪岗、禹王河的漕运文化。根据盱眙县文旅局2024年发布的《大运河文化带重点文物名录》,明清古码头遗址位于马浪岗片区,官滩镇投资修建马浪岗明清古码头遗址驿站及禹王河广场,将漕运文脉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文旅消费场景。建成后,马浪岗明清古码头遗址驿站将与禹王河广场形成时空对话,每月定期开展文化消费活动和花鼓伞、渔鼓舞、高跷等非遗活动,带动农文旅融合新发展。

   产业矩阵融合,延伸乡村振兴致富链

   对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官滩镇创新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战略,以“文旅+”思维打造“三产融合”一村一特示范区,创成“侍涧黄桃”“桑桑签”“都管塘大米”“戚洼大米”等10多个当地土特产品牌,开发约18种农业衍生产品,并将土特产品牌入驻马浪岗驿站,通过线上直播、互联网推广的形式,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消费。同时,规划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星空露营地、水上垂钓中心,周边配套餐饮、民宿、咖啡等休闲元素,连通沿线渔沟桑蚕文化体验研学基地、洪湖亲子水上乐园、樱花大道等游玩项目,促进农文旅消费增收,预计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年增收约1.5万元,走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突破中,藏在马浪岗的美丽蝶变中。在这里,千年运河的文脉,再度成为激活经济新发展的动脉,盱眙以“绿”为底、以“文”为魂、以“创”为翼,在大运河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璀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