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县区信息
淮阴也有自己的阿勒“太”!
时间:2024-07-17   来源: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走进马头镇太山村

蓝天白云映衬着粉墙黛瓦

绿树繁花环绕着流水人家

石工头、石碣碑、三闸遗址、清口枢纽、漂母祠,记录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崭新的沥青路面、宽阔的人行道路、规整的绿化设施,讲述着全新的发展故事;滑雪场、百香果园、百合园等项目描绘着太山村“旧貌换新颜”的产业图景。

image.png

2022年来,太山村把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切实把公共空间精准“腾出来”、有效“用起来”、长效“管起来”。

目前,全村2450余亩土地已流转1775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5.3万元,实现了稳步增长。先后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省美丽乡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构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空间

太山村始终秉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在前进中优化环境”的发展理念,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完善公共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原则,对村庄内各项设施进行提升改造。

image.png

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容村貌。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健身广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质升级”,持续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加强生活垃圾治理,探索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处理模式,配备200余个垃圾桶,组建环卫队伍;建成三座污水微动力处理设施,铺设管网4100米;全村570座室外户厕全部进院入室并接入污水管网,建设6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改厕完成率100%;对村内1600多米河道进行疏浚与拓宽,对驳岸进行整治;拓宽和黑色化改造码太路、江宁路等共约3000米,铺设古运河畔石板路约3000米,沿主干道配备路灯231盏,村庄内建设生态型公共停车场2处;沿古运河修建了健身步道、邻水长廊,栽植水生植物,方便群众休闲健身。

image.png

为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太山村通过成立村庄环境和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专班,坚持“1+N+N”工作组机制,村集体出资提供保洁公益性岗位,建立周五一小时“公益大扫除”活动机制,实行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实现公共空间治理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image.png


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太山村积极探索村居闲置土地高效利用新途径,通过对外租赁、连片收储、整体开发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提高闲置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增值、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受益,助力强村富民。

image.png

立足自身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种植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百合、芡实种植以及优质稻米生产、果蔬采摘等,逐步形成特色产业。现有1400亩优质稻米基地,食用百合种植300亩,芡实种植400亩,无花果、樱桃、李子、杏等种植272亩,由村招引的百合园项目正在配套建设占地1500平方米的百合标准化深加工车间、仓储库房,不久可以投入使用。

image.png

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太山村收回侵占资源,盘活低效资产,拓宽增收路径,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的33万余元到2023年105万余元的突破。

image.png


构建文旅融合的发展空间

太山村位于马头镇东南侧,东连淮沭新河,西接古运河,是中国大运河水利枢纽遗址核心保护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赋予了太山村独特的文化资源。

image.png

近年来,太山村以大运河百里画廊淮阴段建设为指引,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村落发展新模式,保护修缮提升三闸遗址、清口枢纽、漂母祠、石工头与石碣碑等遗迹,保护传承民间习俗、传统技艺、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真正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image.png

结合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石工头遗址修缮保护,太山村投入600余万元对村内的武庄、石工头两个自然村庄进行环境改造,铺设道路1700米,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出新改造房屋外立面,石工头村成功创成省级传统村落。同时,利用漂母祠、古运河、大小葫芦岛、石工头、惠济闸等名胜古迹,打造美丽乡村、古运河度假村,建成一处游客服务中心。

image.png

传统村落保护重在“引人”“留人”。“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1.8万元达到现在的3.2万元,年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实现休闲旅游总产值1200万元。”太山村党总支书记夏继军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