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实事求是,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对我们的诉求,积极向上汇报沟通,争取到了整改机会,我们非常满意、非常感谢!”日前,淮安市某企业负责人到淮安市生态环境局一再表达谢意。
此前,针对上级异地帮扶检查交办的“该企业涉嫌年排放量大于许可排放量”环境违法线索,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着手开展核实工作,通过现场测量、核算,发现该企业在线设备参数设置出现偏差——在计算烟道截面积时,内径只扣除烟道单侧壁厚而未考虑两侧壁厚,导致在线监控设置烟道截面积参数大于实际数值,从而测算出年排放量超过实际排放量。查明问题后,执法人员积极指导企业进行整改,并向上级部门反映沟通。这一系列举措,既彰显了执法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服务的温度,赢得了企业点赞。
在与企业的座谈交流中,执法人员进一步了解到,该企业雨天的雨水排放偶尔会引起周边居民投诉举报,工作人员立即与企业会商解决方案,建议企业因地制宜改造雨水收集池,设置三通阀门,将收集的雨水回用于厂区绿化和道路喷洒抑尘,实现非必要不外排,这一方案不仅能切实减轻对周边群众的影响,还能为企业节约水资源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方案确定后,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察看,帮扶指导企业细化提升改造方案,推动企业高效整改,促进企业绿色发展。这一系列行动,是淮安市生态环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全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背景下,淮安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重点难点,锚定“提升执法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核心目标,以“同舟共济、祛邪扶正、内外兼修、提效能致中和”的文化修举和行为规范培根铸魂,着力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围绕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作为,对环境违法行为善于斗争、敢于“亮剑”,守牢环境底线,回应群众诉求;围绕中心大局,提振精气神执行力,做到闻令而动、令行禁止,创新执法方式,从“事后处罚”向“事前服务”转变,以规范化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环境管理中的实际困难;围绕清正本色,严守廉洁纪律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恪守廉洁红线,为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