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处东部平原,水网交织,江河纵横,各类环境风险源、敏感目标星罗密布,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大、威胁高、处置难。近年来,江苏深入落实生态环境部“以空间换时间”应急理念,持续推进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通过实战演练,不断检验完善成果应用。近期,按照生态环境部《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实战应用大演练活动方案》要求,省厅牵头开展了六塘河省级专项演练。
一、演练背景
六塘河发源于骆马湖,流经宿迁、淮安、连云港三市,总长139公里,沿线分布4个国省考断面、1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本次省级专项演练模拟六塘河上游地区含油污泥倾倒导致突发水污染事件,对下游水环境造成威胁。
二、演练过程
信息报告
上午6时许,淮阴生态环境局接群众举报,六塘河有油污漂浮,同时方塘自动站指标报警,经初步排查,污染源可能来自上游宿迁市。淮安市局接报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省厅报告,根据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通报宿迁、连云港。按照信息报告要求,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分别在1小时内向生态环境部报告情况。
应急处置
省厅立即派出工作组,指导三地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围绕“不对下游连云港市李集饮用水水源地造成影响”的环境应急目标,采取以下措施。
调度闸坝设施,有效减缓污染扩散
协调水利部门,紧急提升上游2座橡胶坝,降低来水流速。迅速关闭下游六塘河船闸、钱集闸,控制污染扩散。
联合溯源调查,快速切断污染源头
通过无人机高空巡查和现场核查,锁定污染源为六塘河边含油污泥倾倒点,因前夜暴雨导致污染物下河,立即进行现场管控,加快污染清理。
加密布点监测,及时研判污染态势
开展三地联合应急监测,据最新数据,污染带集中于钱集闸之前,少量已进入下游,向连云港方向扩散。地表水溢油模型预测,污染团将于5小时后到达李集水源地。
合理运用空间,科学实施污染引流
根据六塘河“一河一策一图”,沿线有40处应急空间设施,距污染带最近的是六塘河自然湿地,可用容量约15万立方,足够接纳受污染水体。迅速开启进口闸坝,将污染团引流至湿地暂存。同时,关闭湿地下游5公里处小刘河闸,并临时筑坝,形成10万立方备用应急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
布设多道防线,开展沿程拦污削污
紧急调度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库,联合交通、海事部门在污染带前方布设围油栏,使用吸油机等设备收集转送污染物,最大程度削减河道污染。
强化应急准备,全力保障供水安全
在李集水源地上游进行预警监测,监控水质变化。住建部门督促指导水厂对取水口采取防护措施,做好深度处理的应急准备。
响应终止
经过10多小时协同奋战,含油污泥倾倒点清理完毕,六塘河水质全线达标,李集水源地取水未受影响。在跟踪监测48小时后,指挥部终止应急响应。期间,属地政府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信息。
三、演练总结
本次演练突出应急空间设施科学运用、跨区域联动快速响应、部门协同高效应对,充分检验联合监测、研判、处置的综合协调和保障能力。
下一步,江苏将把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作为环境应急的基础性、战略性、兜底性工作抓实抓细,不断强化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筑牢“水韵江苏”生态环境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