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淮安市召开2025年度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新污染物治理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邀请淮安市政协教卫体和人资环委主任陈寿青、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到会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驻县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同志参会。
会议指出,新污染物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领域,事关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近年来,淮安以《淮安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统领,秉持“底数要清、监测要准、治理要全”的工作思路,系统推进“筛、评、控”“禁、减、治”的主要任务,加快构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全市高质量完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精准掌握重点物质基础信息;开展优先评估化学物质加密监测与环境风险评估,有效识别潜在隐患;严格落实重点管控措施,推进化工园区治理试点,全面落实《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要求,新污染物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议强调,“十五五”是美丽淮安建设的重要时期,新污染物治理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各地各部门要对照美丽淮安建设目标,贯彻落实《中共淮安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决定》(淮发〔2024〕10号)中关于“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的部署,深刻认识新污染物治理的专业性、复杂性与艰巨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谋划。
会议要求,要加快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政策、监管、措施与保障联动,构建齐抓共管格局;要深化新化学物质环境准入管理,严格登记制度与事后执法,从源头防范风险;要紧扣国家“十五五”规划要求,总结“十四五”经验,聚焦化工园区整治等领域谋划重大工程,争取纳入国家项目库;要持续加大科技支撑与宣传引导力度,提升监测评估、风险管控能力,增强企业主体责任与公众防范意识。
陈寿青在会上指出,要明确市、县(区)及部门职责,理顺体制机制,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先行先试,聚焦风险管控推进治理试点,全面提升新污染物治理效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结合全国及全省形势,为淮安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会议号召,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和高效的协作,全力推进任务落地见效,共同开创淮安新污染物治理新局面,为推进美丽淮安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