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8月15日,在新学期即将启航前,淮安市生态环境局精心组织“携手同心同行 守护生态家园——淮安市‘生态文明第一课’”主题活动。来自全市40余名小学生走进这堂生动的绿色课堂,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生态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此次活动能在大家心中播下绿色“种子”,引领大家成为守护淮安的“生态小卫士”,鼓励大家在生活发现自然之美、践行环保行动、传播绿色理念,让生态文明成为成长必修课。
活动现场,市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向同学们赠送生态文明相关书籍,用绿色“知识礼物”传递生态环保初心。
【自然观察家】
与鸟儿做邻居:一堂生动的野鸟保护课
“原来我们身边生活着这么多美丽的鸟儿!”在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余星翰的生动讲解中,孩子们仿佛走进了奇妙的羽族世界。这场“与鸟共生——浅谈淮安野鸟观测和保护”讲座,不仅让同学们认识了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鸟类,更教会了他们如何观察和保护这些自然的精灵。
“不用无人机拍鸟,不用无人机追拍珍稀鸟类……”余老师细致的讲解让孩子们恍然大悟。现场还设置了趣味抢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展示刚学到的知识。“我知道!遇到受伤的野鸟应该联系野生动物保护站!”答对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与鸟共生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了解、尊重,更要在生活中践行保护。”一位同学分享道。余老师还通过真实案例,讲述了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威胁,并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
讲座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我要把今天学到的告诉家人和朋友,和大家一起保护鸟儿!”这堂生动的自然课,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守护自然的种子。
【微观探索者】
实验室奇遇记:探秘看不见的生态世界
在江苏省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的生物生态实验室里,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秘之旅。
走进水生生物实验室,大屏幕上展示的洪泽湖浮游植物世界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原来水里还藏着这么多神奇的‘小居民’!”看着长孢藻、颗粒沟链藻等新奇的名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围聚在显微镜前。当扁裸藻优雅的游动姿态、二角盘星藻独特的几何造型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实验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哇”的惊叹声,孩子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微观世界的奇妙。
移步标本室,200余件精心制作的标本映入眼帘,昆虫、植物、鸟类等不同类别标本让大家目不暇接。专家耐心地讲解着标本的制作方法及它们在淮安地区的分布区域,孩子们一边聆听,一边仔细观察标本的细节,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通过近距离观察这些珍贵的标本,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环保实践家】
垃圾变形记:见证废弃物的“重生之旅”
下午,同学们走进瀚蓝(淮安)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关于垃圾“华丽变身”的探索之旅。在垃圾分类科普馆,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互动展板和动画短片,带领大家认识垃圾的“前世今生”。“原来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还能变成电!”当了解到一吨生活垃圾可以产生400度电力时,孩子们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在互动体验区,同学们通过趣味游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我一直以为吃完的大棒骨是厨余垃圾呢!原来属于其它垃圾!”一位同学在体验垃圾分类体感游戏时恍然大悟。
最令人震撼的是在垃圾吊控制室的参观,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同学们看到机械臂像“变形金刚”一样精准抓取数吨生活垃圾。“这些竟然都是我们平时随手丢弃的东西!”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垃圾,孩子们不禁发出惊叹。
“我要在家里设置分类垃圾桶!”“以后喝完的牛奶盒一定要洗干净再扔!”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环保新想法。这场特别的实践课不仅让大家亲眼见证了垃圾如何“重获新生”,更让环保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这场生动的“生态文明第一课”,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收获了知识,在实践中萌生了责任。从认识城市鸟类到观察微观生态,从见证垃圾变废为宝到践行环保行动,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这些“生态小卫士”必将带动更多人守护美丽家园,让生态文明理念在淮安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