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市局要闻
绿水青山何以成为淮安百姓的“幸福靠山”?
时间:2025-07-09   来源: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碧水长空,绿意深浓,盛夏的淮安,处处焕发着蓬勃生机。

   1/4的水面、1/10的湿地和1/5以上的绿色,形成了淮安以水为脉络、水清岸绿的优越生态。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早已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植于血脉。

   从生态环境的蝶变重生,到产业转型的铿锵步伐,再到生态富民的幸福图景,淮安用实际行动写好绿色答卷,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幸福同行的美好画卷。

   生态筑基:一湖碧水映照全域新颜

   在阳光的轻抚下,万顷碧波闪烁着细碎的银光,不时有鸟儿在水面嬉戏,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水天相接之处,似徐徐展开的画卷……这便是如诗如画的洪泽湖。

   “别看这蟹苗小,在洪泽湖水的滋养下,它至少可以长到4—5两。”在洪泽湖东北岸“中国河蟹之乡”——西顺河镇的洪泽湖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园内,现场管理人员薛正刚饶有兴致地为记者介绍洪泽湖养出的好水产,这里亦成为沿岸百姓发展水产业的“致富湖”。

   然而,曾经的洪泽湖有着“隐痛”的过往:围网养殖无序,大量湖面被分割,导致水流不畅,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湖泊遭受着非法采砂活动的威胁;过度捕捞也让湖中鱼类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640 (1).jpg

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段。贺敬华 摄


   破局的决心在淮安化作实际行动。淮安将洪泽湖治理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战场,打响了一场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攻坚战: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7839.05公顷;累计拆解非法采砂船368条,实现湖区采砂船清零目标;积极推进洪泽湖退圩还湖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圈圩清退2.7932万亩;全面开展退捕禁捕工作,集中清理整治1396条洪泽湖水域退捕渔船,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

640 (2).jpg

红嘴鸥嬉戏于洪泽湖。陈凯 摄


   一系列的举措让一代代江淮儿女的“母亲湖”实现了华丽转身。2024年洪泽湖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数据出炉,相较于2020年10月禁捕退捕时,洪泽湖鱼类资源丰度增长了约217%,总磷降低了16.7%,总氮降低了22.8%,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水标准,渔业资源与水环境呈现出持续向好趋势。更令人欣喜的是生态的回归:消失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淡水蛏出现在水域近岸裸露的滩涂上。

洪泽湖的蝶变并非孤例,它是淮安全域生态质量跃升的缩影与标杆。

640 (3).jpg

生态城市美如画。赵启瑞 摄


   二十年来,淮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将环境质量变好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硬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48小时+12天”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专项攻坚,实施重点治气工程项目;深入实施生态碧水三年行动,让“秀水长流”成为淮安生态的亮丽名片;切实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城乡接合部“一地三用”和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如今,仰首观蓝天,俯身掬碧水,绿色淮安正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淮安。

640 (4).jpg

淮安市淮阴区古黄河风光带。刘须连 摄


   产业焕新:点绿成金涌动发展动能

   生态的底色铺就,如何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淮安的选择是向“绿”而行,推动产业焕新升级。

   在淮安盐河北岸,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70万平方米的光伏矩阵悄然启动。钢蓝色的厂房顶上,10.4万块单晶硅板如同向日葵般自动追光,将金色能量注入生产线——这是正在建设的全球最大单体钢帘线生产基地上演的“工业光合作用”,实时数据屏上显示:光伏矩阵以每秒4兆瓦的速度输送“绿电”,足够同时点亮4万盏节能灯。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远期规划建设17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2.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万吨。刘志钧 摄.jpg

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远期规划建设17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2.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7万吨。刘志钧 摄


   面对生态约束趋紧与发展动能转换的双重课题,淮安全力推动产业升级,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重点围绕轻工、纺织、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行业,深入实施“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五大行动,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推进传统产业引入更多创新因子,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迁,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展现勃勃生机。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废酸循环再生零排放目标;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的5.99兆瓦光伏矩阵覆盖厂房屋顶,年发电量约60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约4549吨;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近三年累计推动节能减排专案217项,节约用电量约3011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180吨……在引导企业强化节能降耗的同时,淮安持续强化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6家、省级绿色工厂75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省级绿色园区6家。

640 (5).jpg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光伏发电站。殷潮 摄


   成果共享:水韵流金润泽千家万户

   阳光穿透清晨的薄雾,成群的野鸭在水面嬉戏、觅食,盛夏时节的白马湖,水天一色,风光旖旎。

   “我看着白马湖的湖水从浑浊变得清澈,看着村民们从贫困户到养殖大户、电商从业者、旅游从业者,这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致富法。”望着如今清澈见底的白马湖,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贵清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喜悦。

640 (6).jpg

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王昊 摄


   守住生态美,带来百姓富。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白马湖村开启了以品湖鲜美食为引领的生态旅游转型发展之路。世代以湖为家的白马湖村民一边继续从事水产养殖,一边开拓新产业——生态旅游事业。

   “在蒋书记的带领和帮助下,我开起了渔家乐。2020年白马湖实施禁捕退捕后,我‘上岸’成为一名湖区护湖队队员,同时搞起了直播带货。”老渔民刘元标是村里的“电商第一人”,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展厅的直播间内,他将麻鸭、鸡头米等白马湖土特产卖向了全国。目前,白马湖的电商产业年交易额超2亿元,入选江苏省电商“十强村”。

640 (7).jpg

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通过打造“渔文化+生活+体验+电商”休闲度假新业态,推动“渔文旅”融合发展。王昊 摄


   生态之美如何化作民生之甜?淮安用生动的实践给出答案——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靠山”。

   周末,市民驾车前往洪泽湖畔,坐在阅湖湾音乐草坪聆听悠扬的旋律;节假日,白马湖畔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赏湖景、吃湖鲜;夜色朦胧中,市民游客们徜徉在里运河文化长廊,循着《北上》探寻花街之美,感受古老运河的独特魅力……淮安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含绿量”持续向“含金量”转化,让绿水青山成为淮安人民的“幸福不动产”。

里运河畔的龙首湾驿站风光秀美,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赵启瑞 摄.jpg

里运河畔的龙首湾驿站风光秀美,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赵启瑞 摄

   当生态优先成为城市基因,碧水蓝天便化作发展底色;当绿色创新融入产业血脉,草木葱茏自会孕育金山银山。在淮安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高地上,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乐章,正踏着时代的浪潮,奏响更加激昂澎湃的旋律。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武智慧 蔡雨萌 刘志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