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里原来被称为‘大沟’,现在却是国际重要湿地,‘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连续多年在这里出没,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在淮安市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挽住云河洗天青——中国20年‘绿色之变’”系列融媒采访行动的报道团成员连连点赞。
7月2日,由“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省委网信办指导,“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联动上海、浙江等18家省级“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同策划的“挽住云河洗天青——中国20年‘绿色之变’”系列融媒采访行动走进淮安,聚焦我市生态修复成就,以融媒体形式讲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当天,报道团走进淮安市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洪泽区洪泽湖这两颗生态明珠,深入探寻两湖从围网密布到生态湿地,从过度开发到碧水生金的绿色蜕变过程,感受这座城水共生、绿意盎然的生态水城的独特魅力,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淮安的生动实践。
观 善治浣出生态画
万顷碧波闪烁着细碎的银光,鸟儿不时从湖面掠过,留下片片涟漪,不远处的木帆船,静静诉说着洪泽湖地区人们与水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这是报道团成员站在洪泽湖畔远眺看到的美丽画卷。在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报道团成员边走边看边采访,在生态韵律中触摸人与自然对话的和谐脉动。
白马湖和洪泽湖的生态蝶变,赢得了报道团成员的广泛关注和阵阵赞叹。“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经过系统修复和保护,白马湖和洪泽湖湿地已成为众多珍稀物种的理想栖息地,这确实是一项生态建设的典范工程。”“学习强国”海南学习平台编辑部主任许海若感慨道。
两湖的可喜变化的背后,是淮安市加强河湖治理的有力实证。近年来,淮安大力推动生态系统性修复。清退白马湖水域养殖面积约14.15万亩,整治10条入湖河道,构建起“控源截污—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在洪泽湖,实施堤防加固、堤后填塘固基等系列工程,提高洪泽湖蓄水防洪标准,修复生态面积达7839.05公顷,完成圈圩清退2.79万亩,进一步增加洪泽湖库容,防洪屏障成为生态廊道。
目前,两湖区域俨然成为天然氧吧,绿色容颜正焕发勃勃生机。2023年2月2日,白马湖湿地公园正式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监测显示,白马湖湿地公园现有维管植物316种、鱼类69种、鸟类210种,其中包括青头潜鸭、黄胸鹀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3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探 碧水酿就稻蟹丰
“别看这蟹苗小,在洪泽湖水的滋养下,它可以长到4—5两。示范区亩产优质大闸蟹200—300公斤,带动5个村集体年增收均超30万元。”在洪泽湖东北岸“中国河蟹之乡”西顺河镇,报道团来到该镇洪泽湖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区,聆听现场人员讲解,切实感受一方水土孕育出的宝贵水产资源。
洪泽湖在实现蓄水防洪重要使命的同时,也滋养了“洪泽湖大闸蟹”“蒋坝螺蛳”等湖鲜,日益充盈淮安“世界美食之都”名片。其中,“洪泽湖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不仅如此,占地8850亩的洪泽湖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区获得江苏省首个BAP国际认证,创新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配套智能投喂、微生物调水等先进技术,实现养殖尾水达标处理、循环利用。洪泽湖东南岸的蒋坝镇则依托“蒋坝螺蛳”,串起了螺蛳产业珠链,全镇40余家主题餐馆、300余个销售网点,年产值突破亿元,在实现鱼螺混养的同时,严格遵循生态养殖标准,尾水100%达标排放。“好生态养育好水产,好水产反哺好生态,洪泽湖大闸蟹、蒋坝螺蛳真正实现了生态修复与绿色养殖良性互动。”“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编辑部记者王华山动情地说。
洪泽湖大闸蟹生态养殖示范区
白马湖水域资源同样润泽农业发展。在向日葵的故事景区旁,“淮安大米”白马湖示范种植基地的千亩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株株优质水稻长势喜人,静待着金秋的丰收。目前,白马湖6个弃土区可种植面积约4000亩,主要实行稻麦轮作,预计实现年产值800万元左右。依托白马湖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清淮香”“淮香粳”“汉耕”系列优质生态大米已入驻商超及电商平台,为“淮安大米”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 绿韵激活文旅梦
好水好生态,引来远方客。在白马湖科普宣教馆、向日葵的故事景区、千年洪泽湖大堤、蒋坝河工风情小镇,报道团成员沉浸式感受到淮安的生态蝶变,也深切了解到淮安守护、转化自然财富的美好故事。
近年来,淮安依托湿地美景,注重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围绕“一见清心”品牌定位,精心打造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区、向日葵的故事景区、科普宣教馆,先后推出三岛奇遇记、渔乐湾等精品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品牌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客栈,形成集休闲公园、度假酒店、餐饮娱乐、健身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每年重要节点,白马湖游客人数屡创新高,创新推出亲子马拉松、星空音乐节、鸟类保护研学等主题活动好评如潮,网红景点火爆全网……生态“高颜值”带来了经济“高价值”。目前,白马湖年接待游客突破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300万元。
蒋坝螺蛳美食吸引八方来客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韵资源,洪泽建成环湖大道,将沿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在蒋坝镇精心打造“醉美三公里”湖岸景观带,建设河工风情小镇。每年三月,蒋坝镇举办的螺蛳美食活动,通过美食拉动民宿、院子等特色产业,推出美食、非遗市集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来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蒋坝镇累计接待游客超2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0%。“这次采访让我真切体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运营中心副主任赵玮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