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淮高镇孙圩村麦田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
工人们操作着喷灌机械,动作娴熟,随着机械的运转,通过管道输送而来的发酵沼液,如同细密的春雨,均匀地洒落在麦田之中。
当前正值麦苗生长的关键时期,加之近期降水较少,当地也同步开展了抗旱保苗工作。工人们借助喷灌机械,在施用沼液的同时,精准控制水量,确保麦苗在得到充足养分的同时,也能获得适宜的水分。
曾经,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处理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难题。随意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导致了资源的无端浪费。而如今,当地农户与专业机构携手合作,成功将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沼液“变废为宝”,转化为有机肥料施还田间。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彻底解决了粪污污染的问题,还为农作物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养分,对土壤结构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据淮安林尚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居金安介绍,本次作业的项目是由江苏省农科院、财政厅,以及淮阴区人民政府、淮高镇人民政府联合牵头的绿色种养循环项目。作业时,发酵池里的粪肥被用于小麦田还田。这些粪肥均回收自周边养殖场,先放入调节池进行充分发酵,经省农科院及市农科院严格监测,确保其中的总氮、总磷、总钾等指标合格后,才会被施用于小麦田和水稻田。
“沼液还田好处多多。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环保压力,通过对周边养殖户粪污的有效回收,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经济效益显著。根据过往两年的实践经验,使用粪肥还田后,每亩地的化肥使用量减少了75%,直接为农户减轻了每亩地100多元的资金压力。”居金安说。
沼液还田作为一种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