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市局要闻
人与自然"双向奔赴" 共同呵护"美丽精灵"
时间:2023-05-19   来源: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鸟类多样性观测点评工作会议精神,真正带着感情观察、记录、呵护“美丽精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5月17至18日,在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处、自然处指导下,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省环境监测中心在盱眙铁山寺组织开展了环境监测系统鸟类多样性观测技术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解读、以赛促学等多种形式,邀请省、市、县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关领导,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南京、徐州、淮安、扬州、泰州、宿迁环境监测中心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技术骨干共50余人参加活动,进一步提升“+生态”监测业务能力,为开展生物多样性管理成效评估、制定科学保护政策夯实技术支撑。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学习掌握了盱眙铁山寺森林春夏季常见的鸟类知识,也观察到一些环境指示的鸟类出现,这些反映了我们生态环境质量在不断变好”,5月17日下午,在鸟类多样性技术交流会后,淮安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科赵亮如是说。交流会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高国富、包浩然老师做了《提升鸟类多样性观测能力技术》主题讲座,详细讲解了鸟类观测操作流程、鸟类生活习性、爱鸟护鸟知识等,并在天泉湖边组织开展现场鸟类观测实操。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了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很大,将怀着对自然生态的好奇和探求,自觉成为鸟类保护者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共同守护"最美精灵"。

 image.png


image.png

 "日出铁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5月18日一大早的铁山寺森林公园,鸟语喧喧,热闹非凡,来自宿迁环境监测中心的吴到懋唱着自己改编的《牧羊曲》,与各地同行一起扛起"长枪短炮",进入铁山寺森林公园,开展鸟类野外观测活动。“我们先是听到了赤腹鹰的叫声,非常尖利,马上进行了录音。但是小家伙一直没有露面,我们都不抱希望了,结果在下山的时候,一只上体淡蓝灰且具有黑色横斑的小东西主动跳过我们眼前,在比赛截止的最后一刻,我们成功拍到了赤腹鹰的漂亮真身!”省环境监测中心吕学研激动地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赤腹鹰   吕学研

image.png 

(凤头䴙䴘  任诗超)

 

image.png 

(白鹭   吴到懋)

 

 

image.png 

 

(牛背鹭   马洪石)

现场实训结束后,各队分别整理汇报了各自观测成果,通过短短5个多小时的实地观测拍摄,共观测到70种鸟类,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5种,区域罕见及少见鸟类7种,夏候鸟29种,占比41.4%,其中冠鱼狗是近年来第13次江苏省内记录(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目前只有12次省内记录),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现场资料照片。相关领导专家对当天的观测成果进行了逐一点评,评选出了“最佳观测能手”、“最美精灵”和“最佳观测搭档”等。

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是生态保护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生态环境系统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托。近年来,淮安环境监测中心认真落实厅党组的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自2022年以来,探索利用环境DNA等先进技术,持续对白马湖生物多样性进行专项监测,进一步有效提升监测队伍生物多样性观测的能力水平。同时,利用"生态环境开放麦"等多种活动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苏生态故事。 

 

 

淮安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