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报告
时间:2025-02-06   来源: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全力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多措并举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层次提升研究政策、宣传政策、优化服务,提高政务公开实效,修订《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流程》和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出台《淮安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规程(试行)》,完善申请人申请、事项受理、审查决策、拟审公示、行政许可决定等流程。研究制定《淮安市生态环境局服务重大项目攻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从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深化集成改革、差别化环境监管、优化惠企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进一步保障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印发《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落实<淮安市建设“四最”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工作细则》,持续强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创新重点领域监管方式、打造公平稳定法治环境。

(二)推进行政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组织全系统437名持证执法人员参加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并参加执法证考试,考试合格率97.7%;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水平,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和法治审核人员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培训,有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执法大练兵及目标考核细则,围绕执法力度、执法效能、业务规范、队伍建设、争先创优、纪律执行六个板块,扎实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不断加快一线执法人员的培养;在全省生态环境执法技能比武活动中,我市代表队荣获“先进集体”二等奖,10个比赛科目中5个科目成绩进入全省前三。组织编写淮安市生态环境执法通讯,解答环境保护热点法律问题、普及先进执法经验和技术手段、展示环保铁军新形象、培养树立执法典型。常态开展案卷评查,全流程使用案卷质量管理系统,每季度开展一次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集中点评会,按照“找问题,促提升”的原则,采取“现场评查+互动研讨”模式,对照案卷评查要求及评分标准一案一评,通过案卷集中评查交流,达到“以评促学、以案提效”的目的,今年已开展执法案卷评查4次,累计评查案卷119本。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制定印发《2024年淮安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要点》《2024年淮安市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计划》,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净土和绿盾行动、水环境保障、打击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打击固危废非法处置、推进生态环境普法守法等,有计划性的开展执法工作。一是开展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印发《淮安市排查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工作组,排查问题点位373个,完成整改371个。严厉打击固危废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立案查处39件,移送公安1件,形成打击固危废违法犯罪强大威慑。二是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牵头组织资规、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现场巡查等手段,对自然保护地开展联合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19个,其中2个问题线索移交资规局调查处理,7个问题线索正在整改,其余线索均已完成整改。三是开展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印发《淮安市化工企业跑冒滴漏排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遵循“逢雨必查”、“逢雨必测”的原则,以降雨时期为重点时段开展专项行动,累计开展雨水沟等涉水取样监测169次,共发现包括“两池一沟”、废气废水跑冒滴漏等方面问题845个,立案4起,除涉及破产停产类企业和工程类问题29条外,已全部完成整改。四是开展检验检测领域专项排查整治。聚焦重点监管企业在线设施、机动车尾气检测机构和环境检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累计检查重点监管单位34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56家、环境检测机构12家,共计发现环境问题1997个,立案调查38起,其中移送公安6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8件,发布典型案例1件,检验检测领域违法违规乱象得到有效纠治。

(四)认真做好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积极配合市政府的复议调查,按时提交复议答复暨证据材料,按复议机关指导,切实规范行政处罚及信息公开等涉法工作。扎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撰写并按时提交行政答辩状和证据材料,按规定出庭应诉。2024年,我局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共25件,行政诉讼案件7件。

(五)加强生态环境法治文化建设,全面落实普法责任

印发《淮安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普法宣传工作要点》,突出普法宣传重点,明确各处室、直属单位以及各支部普法工作职责,形成普法宣传工作合力;开展“环保普法进企业,‘三安卫士’促发展”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环保普法宣传,现场咨询答疑,面对面提醒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需要注意的事项;印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汇编2024版》,将新颁布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以及相关地方性法规纳入普法重点内容,围绕6.5世界环境日“建设美丽中国”活动主题,开展主题普法宣传,现场发放法律汇编200余册、普法宣传册500余份,接受群众环保法律问题咨询近百人次。组织开展“苏小环与法同行”活动,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召开“行刑联动打击固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座谈会;利用“淮安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普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公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积极报送法治建设信息,被全市法治建设信息月报采用2篇。

(六)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矛盾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狠抓环境信访工作不放松,坚持接待、登记、回复一站式服务,提升环境信访工作水平。梳理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线索,推动积案攻坚化解,提升办理质效。认真办理涉访事项,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持续开展领导带案下访,走进市政风热线和“12345”,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和监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组织系统内信访工作培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信访问题的能力。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受理办理信访举报投诉5387件次,同比下降12%。

(七)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聚力化解风险隐患

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淮安市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2024年工作任务计划》《淮安市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强基提能”三年行动2024年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具体工作任务52项。提升环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市重大环境风险企业“风险单元-应急池(管网)-厂界”的突发水污染事件“三道防线”,完成淮安工业园区化工片区、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洪泽经济开发区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围绕突发环境事件、危险废物、环境治理设施、核与辐射、饮用水源、系统内部安全6个重点方面,常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全系统累计检查企事业单位场所场地1118家(处),发现生态环境隐患问题658个,推动完成整改606个,妥善处置可能发生衍生环境污染的突发事件2起,均未造成次生环境污染。

(8)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以及省实施意见,认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截止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11件,案涉总金额2022.4980万元,其中2024年新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75件,涉案金额185.6637万元。

二、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局领导班子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局全面建设的重要位置,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将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全年局党组中心组先后2次集中安排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筹划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严格落实中心组学法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行政执法的效能尚需提高,执法创新力度不强,在落实执法主体责任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与其他部门的监管合力还需加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需要各相关部门的联动执法,现实中还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三是对于法治建设领域创新试点做法探索、研究和总结不够,挖掘培育特色亮点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对照法治政府建设指标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2) 持续优化环评审批。依法依规继续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工作,指导县区做好重大项目全程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优化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方案》,将联动试点范围辐射到全市符合条件且已取得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园区。

(3)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及标准宣传普及,提高企业及群众知晓率,营造良好的执法守法环境,抓住日常普法、事前普法、事中普法、事后普法各个环节,开展“送法入企”活动。

(4) 坚持执法服务并行。在履行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职责的同时,积极开展“助企纾困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